城市是现代经济的集聚地和市场所在地,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注重从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文化特色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等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化,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
三明地处福建中部山区,三明的市情决定三明城镇化很难像沿海、沿江、沿边地区那样,依靠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布局,走人口转移外延扩大模式,而是应该依靠观念创新、技术进步、提高要素质量,走结构转换发展模式。
一、合理布局,构建协调发展的福建中部城市群。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三明区域城市群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纵两横三联” 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后,区域内高速公路网大致形成“工”字状,“一纵”沿着主轴走向,两横分别沿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和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大田走向,区域所有城市、县城将建有高速公路互通口,并且每个县(市)都还有1-2个乡镇建有互通口;“两纵两横”快速铁路干线建成后,区域内快速铁路网将大致形成“井”形,快速铁路网除了有从建宁直接连通宁化的铁路线外,和高速公路网走向大致相同。因此,要围绕“工”字状,布局城镇群。“一纵”联接“两横”,中间最为关键,就像挑担子,既是着力点又是平衡点。三明要发展的好发展的快,就是要强化主轴、做强市区,进一步拓展空间,集聚要素,把市区建成具有 5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核心区,并以市区为中心,加速推进“主轴”同城化,把“大三明”建成百万人口的福建省中部城市,以城市的规模发展推动全面发展。同时,在“两横”发展壮大县级城市、布局提升条件较好的镇级城市,推进“大城关”“大集镇”建设,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辐射带动能力强、层级分明的福建中部城市群。
二、产城融合,促进城市间差异化发展。产与城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产业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两者不可分割、互相影响。过去,城与产相互脱节,城建不考虑产业,产业没有城建观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动力,产业发展没有支撑。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良性互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同时规划、同时实施。不仅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推动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还要建设设施完善、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城市。
在推动产城融合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注重城市的个性化、产业的差异化,按照组团式、链条式沿“工”字状推进。“大三明”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枢纽,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和关键地位,要从宏观层面上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在“大三明”集聚、协调和优化,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海峡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对台交流平台、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区域增长极,特别是要先行发展繁荣核心区,以此辐射两翼,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两横”要根据各自的自然与文化优势、发展基础,确立城市定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聚区、示范园,形成环环相扣的发展与建设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
三、铸造“灵魂”,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文城市”。三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是闽越先民的重要栖息地。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地,留下了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成为当时全国社会主流哲学文化的闽学,是孕育博大精深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有堪称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古代防御性乡土建筑鼻祖的土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苏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福建省临时省会,当代还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源地之一。三明名人辈出,仅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哲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书法家就有200多人。三明地处闽中,闽东、闽南、闽西、闽北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单元。三明是山区,先前由于高山阻隔、交通不便,最为系统地保存着未经雕饰的闽学、客家、史前、土堡、畲族等文化的原始风貌,处处可观历史遗迹、宗教民俗,时时可闻趣闻典故、戏曲歌舞,原生原貌、原汁原味。
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挖掘各自的人文资源,丰富饱满其内涵,铸造城市各自的“灵魂”。并以“灵魂”为主线,将特色的“异”文化糅合进城市建设、贯穿到产业发展。在城市建设上,要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改造,并适当注入时尚元素,与时俱进地张扬与发展特色历史资源所蕴含的文化,仿古融今、推陈出新,让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一道人文风景线,让城市每一个设施都充满着文化的意蕴;在产业发展中,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特色文化渗透、融合到九游会网址j9的文化建设中,提炼文化符号、塑造特色品牌,使每一个企业都有特色文化的烙印、有情感有共鸣,每一个产品都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有说头有听头有品位。(纪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