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蓝玉”的探索与思考-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理论文章
建设“美丽蓝玉”的探索与思考
[三明日报]         2013-07-21 09:30:00        字体显示:

  党 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后,大田县委、县政府适时启动了“美丽乡村”工程,蓝玉村紧紧围绕县里美丽乡村创建大会战的统一部署,按照基层组织好,产业精美、生态优美、村庄秀美、乡风和美、生活甜美“一好五美”的发展要求,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为主体,大力实施党建创新、富民强村、茂林清水、村容整治、素质提升、幸福小康等“六大工程”,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从一个脏乱差较严重的普通农村整治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型”美丽乡村,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逐步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目标。

  取得成效

  1.生态优良。坚持生态立村,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广大蓝玉村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协调发展。省道、村道、河岸两侧及房前屋后种植了大量的名贵树种和地被,植树造林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3.2%,被评为省级生态村,是土净、水净、空气净的“三净”之地。

  2.产业发达。坚持走绿色产业化道路,做优做特农业,做大做强工业,实现“百姓富”。20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5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其辖区的莴苣、黄瓜、白菜获无公害蔬菜认证,并被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自主培育的烟叶品种“蓝玉一号”产量高、抗病能力强,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福建省烟草品种审定专家组审定,在全省推广;新引进的花卉大白菊远销韩国、日本等地,市场行情广阔;投资5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金泰铝业入驻村工业园区,达产后可增加村财收入50万元以上。

  3.乡村美丽。蓝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了绿色产业、自然生态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了乡村美丽、农民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全村现已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用上安全饮用水;砖混结构房屋斜屋面、外墙得到全面改造提升,没存在价值的危、破旧房屋基本拆除;村庄环境卫生、蓝玉溪河道得到有效整治,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村内建有农民休闲公园、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太元宫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2012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综合考评“第一名”;2013年6月代表县委、县政府接受市委、市政府拉练检查,并获好评。

  4.文化繁荣。蓝玉村充分挖掘红色、古桥、古寺庙等农村乡土文化资源,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传承健康民俗文化,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品位。“十里五花桥”列入县第三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农民休闲文化广场融入“二十四孝”、农耕、计生、廉政、和谐等文化元素,净化农村文化环境,打造具有蓝玉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

  5.夯实党建基础,提供组织保障。强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领导,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班子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中,干部不怕苦、不怕难,不怕事、不怕累,不怕烦、不怕忙,以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在“强党建”方面,蓝玉村以创新提升“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推行党建富民强村“三道加法”(即村党支部 专业合作社 基地、带创党员 致富能人 农户、两述 两评 三公示),探索实践“一卡一牌一岗一区一站一校”(即发放连心服务卡、悬挂便民服务牌、实行“设岗定责 党群责任区”,建立党群服务站和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的“六个一”服务机制,使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几点启示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乡村之美,固然在于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但是如果千村一面,则也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合的科学发展道路。规划要突出“生态、宜居、宜业”的总体要求,要有可持续性,并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搞“大拆大建”,尊重自然和生态,培育地域特色和个性美,真正体现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2.倡导新风、转变观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乡村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山美、水美、田美、房屋美等方面,但外在美的创造与维护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身心美是美丽乡村内在的美。为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宣传好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政策,制定好文明公约,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其中,培养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3.农民主体、政府主导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广大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和力量源泉,美丽乡村建设要始终把村民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尊重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利,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在前期规划和中期建设及后期管理过程中,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政府不过分干预,而是因势利导,加以引导、扶持、支持,从农民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绝不搞“强迫命令”,不撒“胡椒面”,从群众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具备的项目抓起,防止工作盲目和包办代替。同时,要积极探索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变“要我怎么做”为“我要怎么做”,使农民成为投入、创建和受益的主体。

  4.发展经济、增收富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经济是基础,要想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活力,必须要发展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转变农业与农村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特色农业为重点,以规模化产业基地为载体,大力推广“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合作模式,多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和附加值。同时,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度,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农业效益,拓宽农民创业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有条件的村,要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增加村财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5.整合资源、统筹兼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美丽乡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省市县拨款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拓宽资金渠道。首先是要整合项目资源,把美丽乡村建设各个要求予以任务分解,然后通过不同渠道予以打造包装,在项目包装上要善于打“擦边球”,使其符合上级支农资金拨付条件;其次是要整合村庄自身资源,如村民自有资金的筹措、村级留用地的开发,村集体经济的使用等;再次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村企结对共建,鼓励金融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社会贤达捐资兴建美丽乡村相关基础设施,降低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所承担的费用。最终实现各项资金的集聚效应,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周庆裕)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