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的微观呈现,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在职党员自身素质能力提升的需要,更是实现党对基层社会领导的需要,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原先由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转入社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产生的大量下岗职工进入社区,政府机构改革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交由社区。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而大量出现的城市核心家庭因无力承担养老责任也向社区提出了居家养老需求。因城镇化而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困境重重,也需要社区的帮扶救助。三明作为经济欠发达城市,不仅政府财力有限,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区自治所需要的公民精神也相对缺乏。而社区居委会由于承担着大量行政性事务,服务群众能力也明显不足。构建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机制,不仅能弥补公共服务不足,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而且有助于发挥社会引导作用,提高整个社会的共同体意识、友爱意识和责任意识。
2、 实现党对基层社会领导的需要。党是社会的领导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组织能直接领导社会的任何事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实现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空间,既存在着政府和市场力量, 也存在着包括志愿者组织在内的公民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党对社会的领导必需适应时代变化,从传统的通过权力直接控制、命令,转为主要通过政治领导和公民社会机构中的党员引导等方式,与社会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完善党对基层社会领导,就是要建立将国家机构与公民社会机构有效联系的机制,实现政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制度,能很好地为党员及党组织提供引导社会力量的机会,既能在基层社会实现良好的政治沟通,又能为党组织体系奠定执政合法性基础,实现党对社会的领导。(2)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服务供需对接。社区可围绕“群众需要党员做什么、党员能为群众干什么”开展供需问卷调查,并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网站、社区电子屏幕、微博、qq群、宣传栏、公开栏等进行广泛的征集活动,并对调查和征集到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出服务时间和项目。在此基础上,一是可依托上述平台,由在职党员根据兴趣特长和服务意向认领,对于社区老大难问题,可通过在职党员报名组团、专业编组等方式集中攻坚,联合解决。二是社区也可根据需要一年组织十数次集中性的如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医疗保健、便民服务、环境卫生清整等社区志愿活动。
3、个体党员自我成长的需要。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中,奉献是基础,友爱是动力,互助是途径,进步是目的。个体党员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扩大生活范围,培养兴趣,丰富精神生活和对社会的认知,也有助于拓展人脉,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志愿服务能培育个体的责任、友爱、公共精神等现代公民意识和优良道德品质,而这些意识和品质“不是通过外在力量强制赋予给公众个体的,而是公众个体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承担”。
建议
1、创新动力机制。(1)加强党内教育,增强内动力。通过党性教育和志愿精神的普及,使每一个在职党员都深刻认识到,在执政条件下,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而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志愿服务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既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实效,又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同时,志愿服务也并不仅仅是“学雷锋”,它提倡互助与自助,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促进自我成长。志愿精神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社会的精髓。在西方国家地区,社区性志愿服务已成为普通公民实现理想与抱负、显示自己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积累工作经验或者赢得社会尊敬的重要场所和途径。(2)开展“在职党员户社区亮相”活动,为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志愿服务提供外驱力。当前,在职党员尽管居住在社区,但与社区缺乏联系,缺乏作为一个社区人的自我责任意识。建议打破单一的单位管理党员体制,建立党员单位、社区“双向管理”制度,由党员管理部门领导统筹、社区(街道)党组织与单位联合,开展社区“在职党员户亮相”活动,在每一幢居民楼的楼道口挂上“在职党员户亮相板”,将本楼道党员的房号、姓名、联系电话和职业特长等信息公之于众,从而建构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外部推动机制。
2、创新承载机制。(1)创新承接载体,构建单位强力推动、在职党员自觉报到、社区党组织主动对接的三方联动机制。由党员管理部门印制《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联系证》,明确在职党员基本信息、报到期限、最少服务次数,在职党员持证到所居住社区报到,社区确定专人接洽,并向在职党员单位提供报到回执。在此基础上,社区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登记在职党员基本情况、九游会网址j9的联系方式、兴趣特长和服务意向,为开展志愿服务奠定基础。
3、创新考核激励机制。(1)创新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在职党员的考核:一是社区记录考核;由社区对在职党员的志愿服务情况如实记录,在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基础上做出综合评价并在社区公开,再通过双向管理制度反馈给所在单位。二是单位考核;将在职党员的社区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针对单位的考核:将单位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率和服务完成率等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文明单位、优秀党组织等考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市范围的针对单位的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评比,强化外部推动。(2)完善社会激励制度。一是服务记录制度。建议将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梅列区志愿服务登记制度试行办法》,进行登记注册、活动记录、星级认定。二是回馈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形式, 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 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 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对于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星级的在职党员,在道德褒扬的同时,也应制定一些奖励性规定,如使用社会公共设施、子女就学、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
总之,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不仅促进了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还能有效带动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活力,帮助社区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在职党员转变思想作风,增强社会认同,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进而发挥党组织引导民间力量, 引领社会精神作用,实现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陈沈慧)
3、创新考核激励机制。(1)创新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在职党员的考核:一是社区记录考核;由社区对在职党员的志愿服务情况如实记录,在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基础上做出综合评价并在社区公开,再通过双向管理制度反馈给所在单位。二是单位考核;将在职党员的社区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针对单位的考核:将单位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率和服务完成率等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文明单位、优秀党组织等考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市范围的针对单位的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评比,强化外部推动。(2)完善社会激励制度。一是服务记录制度。建议将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梅列区志愿服务登记制度试行办法》,进行登记注册、活动记录、星级认定。二是回馈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形式, 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 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 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对于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星级的在职党员,在道德褒扬的同时,也应制定一些奖励性规定,如使用社会公共设施、子女就学、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
总之,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不仅促进了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还能有效带动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活力,帮助社区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在职党员转变思想作风,增强社会认同,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进而发挥党组织引导民间力量, 引领社会精神作用,实现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
3、创新考核激励机制。(1)创新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在职党员的考核:一是社区记录考核;由社区对在职党员的志愿服务情况如实记录,在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基础上做出综合评价并在社区公开,再通过双向管理制度反馈给所在单位。二是单位考核;将在职党员的社区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针对单位的考核:将单位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率和服务完成率等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文明单位、优秀党组织等考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市范围的针对单位的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评比,强化外部推动。(2)完善社会激励制度。一是服务记录制度。建议将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梅列区志愿服务登记制度试行办法》,进行登记注册、活动记录、星级认定。二是回馈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制度,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形式, 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 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 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对于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星级的在职党员,在道德褒扬的同时,也应制定一些奖励性规定,如使用社会公共设施、子女就学、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
总之,在职党员参与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不仅促进了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还能有效带动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活力,帮助社区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在职党员转变思想作风,增强社会认同,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进而发挥党组织引导民间力量, 引领社会精神作用,实现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陈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