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更应该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永安市燕西街道近年在不断摸索和努力实践的基础上,在加强社区睦邻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实现了以文化促和谐的目的。本文以永安市燕西街道为蓝本谈几点思考。
体会
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加强睦邻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永安燕西街道注重引导社区“睦邻文化”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开展一系列活动。一是开展睦邻相知活动。社区除了组织纳凉晚会、露天电影、广场文化等传统活动外,街道还积极推进“敲开对家门、请你认识我、互换睦邻卡、有事互相帮”活动,为居民创造相识、相知、相助的机会,拉近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使广大社区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感染,使与邻为友成为邻里间的共识和共同诉求。二是开展睦邻相亲活动,以“我爱社区,社区爱我”“好邻居手牵手”等活动为主题,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使社区群众和睦相处,亲如家人。三是开展睦邻互助活动。街道所辖各社区根据自身不同特点,挖掘社区资源,开展创业明星经验交流等活动,带动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四是开展睦邻互动活动,如“爱心驿站”、“书籍、物品互换会”、“寻找智慧的钥匙”、“邻里齐携手,护楼保平安”等系列活动,拉进彼此距离,促使邻里互助,形成爱心传递的良好氛围。五是开展睦邻风采活动,举办“社区搭台、才艺展示”文艺演出、“爱我家园、情系邻里”书画展、“美味生活,左邻右舍厨艺大比拼”等活动,全面展示睦邻文化风采,增强睦邻文化吸引力,使更多的群众和辖区单位积极参与,不断增强睦邻文化的感召力。同时,除定期开展各项文娱和体育健身活动外,社区还建有睦邻点,睦邻点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助老、助残、助困、助学、助就业等“五助”活动,让弱势群体享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2、举办“邻里节”是打造睦邻文化的品牌。“社区邻里节”文化活动是街道社区文化的“快乐音符”,是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素质的“调色棒”。近年来,街道以“社区邻里节”为载体,始终坚持“街道主办、社区承办、居民为主体”的原则,针对各项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为邻里节出谋划策,使幕后的居民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受到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从而使“邻里节”真正成为居民自己的节日,并逐步成为街道文化建设的一张新名片。目前,“邻里节”已经成为燕西街道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了社区的文化品牌符号。
3、优秀的社区睦邻文化品牌,还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来提升。街道特别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发挥辖区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有特色的“社区文化细胞”,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它成为一支枝繁叶茂的社区文化队伍;另一方面有效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将九游会网址j9的文化与街道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有机结合,发挥街企的文化互动和综合效益,从而进一步提升睦邻文化的辐射力,塑造街道的社区文化品牌。
启示
1、有利于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建设睦邻文化的意义就在于为提醒、引导邻里间人人从互识、互信到互敬互助创造一切条件,而不是纯粹的娱乐文化活动,它倡导的是一种邻里之间的和睦氛围,引导邻里间树立起一种睦邻文化的理念。去年,街道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为社区睦邻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经验,各社区也紧扣邻里节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邻里节活动,从而使睦邻文化活动在街道社区遍地开花,浓浓邻里情在社区不断升温。为改善邻里间关系,营造“金邻胜银眷、互助互关心”的氛围,社区汇总外来流动人口的姓名、门牌号、联系电话,提供社区便民服务电话的《邻里联系卡》;为增进居民对“邻里节”的认同感,开展“文明楼院”“文明小居民”评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邻里和谐。
2、有利于促进居民群众的情感交流。众所周知,当前,如何让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相互尊重、关爱、温謦的和谐家园,是摆在社区面前的新课题。社区在推动邻里和谐工作中,始终坚持睦邻文化氛围的培育,并开好小区的“恳谈会”。大溪社区家住明阳水岸小区的新业主李先生,在恳谈会上就对刚认识的邻居们和气地说:“我是做水电工程的,邻居们如果在生活中需要帮忙什么的,请打我手机,别客气。”随后,他又报出了手机号码。听到、看到李先生的这一举动,刚入住明阳水岸小区的新业主张女士激动地说:“‘千金买房,万金买邻’,社区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使大家相互交流沟通,相认、相识,作为我们新邻居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邻里情缘。”
3、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居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创建睦邻文化活动中,社区注重把落脚点放在“睦邻点”上。“睦邻点”就是由居民自我发起、活动自由参加、项目自行设计、社区积极引导的群众组织,目的就是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的人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出封闭的钢筋水泥楼群,使“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街道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积极当“辅导员”,由居民扮演主角,正确引导睦邻点向健康化、个性化、规划化发展。同时,在活动载体上进一步优化,社区根据居民的不同兴趣特长,组建快乐文化室、曲艺之家、夕阳乐聊天室、编织艺术点、舞艺之家等,广泛开展活动。大溪社区香樟曲艺之家睦邻点每周活动都达150人次,社区对睦邻点活动给予相应经费补助,如茶水供应、水电费用、设施添置等。社区为“舞艺之家”添置了卡拉ok机、音响设备,两年来用于睦邻点的活动经费8万余元。社区还不断创新,积极组织与其他社区的交流活动,如“香樟曲艺之家”睦邻点成了全市曲艺交流的汇聚点,“快乐文化室”在去年春节期间书写并赠送春联500副给新入住的业主。
街道在着力突出睦邻文化个性化特征建设方面,还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即培育、提炼、塑造一种社区精神;创作、唱响一首凝聚社区和谐家园的社区之歌;创意一块人文内涵丰富、构思整洁明了的社区的社徽;创作、唱响一首表达歌颂邻里和睦的《邻里情》歌曲;举办一场新老邻居恳谈会;制定一份邻里亲情联系卡;修订一份《邻里互助公约》;开展一次“邻里之星”评选;编辑出版了一本社区居民创作的诗文集。
4、有利于共建和谐社区。在多年的实践中,燕西街道不断探索睦邻文化表现形式,并以共驻共建为载体,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沟通联系,建立双向反馈、双向服务的文明共建和谐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动争取共建单位的支持,组织共建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奉献在社区”活动,开展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内在岗位比贡献,八小时之外在社区比奉献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积极引导企业把党支部活动与社区活动、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企业党员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志愿服务,不断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通过上门走访、宣传栏、橱窗,悬挂标语等形式,增强驻街单位的社区意识,使“同住一个社区,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不断凝聚。共建单位也积极回报,主动融入社区建设中,除踊跃参加创卫劳动、以走访慰问形式帮助社区孤、老、残外,许多用人单位还与街道劳保所联合开展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献爱心活动。在邻里节期间,永安供电公司、地质二勘探大队、永安职专、西门小学等20余个共驻共建单位纷纷走到台前,共同策划活动方案,协调场地,组织人员,征求居民意见,充实活动内容,使得邻里节活动更加贴近居民,从而增强睦邻文化建设的合力,促进了睦邻关系的和谐。(魏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