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 为农村中小学生铺就幸福成长之路
□ 持之以恒在未成年人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 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准备
□ 用法治精神引领下一代
※ ※ ※ ※ ※ ※ ※ ※ ※ ※ ※ ※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六联育人”工作机制,形成了 “文明办牵头抓总,党政群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格局。尤其是教育、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联动共建,创新和推广的“幸福成长工程”、“阅读推广”、“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希望工程驾驶人爱心助学”、“春蕾计划”、 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关爱留守儿童“牵手行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中华魂”等主题读书活动惠及全市未成年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现将这些活动分期登载介绍,供大家学习借鉴。
为农村中小学生铺就幸福成长之路
——三明市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活动情况介绍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使农村中小学生幸福健康成长,2012年10月,市里在总结提升将乐县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融合各县(市、区)经验特色,出台了《三明市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实施方案》,并召开现场会,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农村中小学生“543幸福成长工程”,推进“五创建”(创建“三房五室”、创建标准化食堂、创建实践基地、创建校园文化、创建安全环境),“四提高”(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师师德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融合”(校内管理与校外参与相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学校关爱与社会关怀相融合)的工作要求。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幸福成长工程”的实施。市委、市政府率先把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他各县(市、区)也在健全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使“幸福成长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4年10月,我市在“幸福成长工程”硬件建设上共投入2.13亿元,其中投入9300多万元改善农村学生住宿条件,全面完成“三房五室”(即洗衣房、洗澡房、开水房;心理健康咨询室、卫生室、活动室、阅览室、亲情室)建设,投入8450多万元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投入1070多万元建设劳动实践基地,配套投入1300万元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确保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吃得更好,住的更暖,学得更开心。
同时,在推进“三融合”上也取得较明显的成效:努力构建幸福成长体系。全市近300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中,250多所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关工委,170多所学校成立校外志愿者协会,230多所学校建立流动家长学校,250多所学校组建了爱心团队,参加爱心团队人数达到8400多人,爱心家长结对数量达到6700多对,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 (市教育局)
持之以恒在未成年人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三明市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情况介绍
阅读是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 2012年我市图书馆和少儿馆着手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为未成年人推荐优秀读物,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阅读推广活动获得广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认可,《中国文化报》、《福建日报》、福建东南新闻等媒体多次给予报道。今年10月,三明公共图书馆(家·阅读)服务联盟被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授予“2014年全民阅读年会”阅读案例一等奖。
1.图书进社区进学校,推广阅读。精心挑选童话、寓言、少儿科技丛书、世界名著等少儿读物进学校、社区,指导少年儿童参加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快乐和来自社会的关爱。
2.举办读书主题活动,推动阅读。举办“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充满校园”和“走进红五月”读书征文等主题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3.建设绿色网吧,提升阅读兴趣。把电子阅览室建成绿色网吧,精心筛选20多个适宜未成年人的健康网站,配备专职“网络指导员”,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的开展学习阅读,据统计,每年电子阅览室接待少儿读者达到0.7万人次。为满足青少年对电子出版物的喜爱,图书馆还专门增加受青少年欢迎的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的品种和数量,开设“未成年人阅读接待日”。
4.组建阅读联盟,开展示范阅读。今年我市在图书馆、少儿馆全面开展(家·阅读)服务联盟公益活动,专门设立“家庭教育”“亲子绘本故事会”等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已成功举办了6场,1000多人参与活动。“亲子故事会”从3月下旬开始,每周举办1场,每场有10至20户家庭成员参加。
5.关注弱势群体,传递阅读快乐。两馆在专门采购盲文读物,设立残疾人专用座位,为残疾儿童提供阅读方便的同时,还通过送书进儿童村、福利院等形式把温暖和阅读的快乐传递到特殊群体的手中。(市文广新局)
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准备
——三明市“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情况介绍
2013年以来,三明团市委按照团中央“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体部署,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增进了全市少年儿童对“中国梦”的理解、认同和情感,教育引导全市少年儿童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紧紧地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1.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活动部署。市里将全国少工委“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教育提纲发至每一个大、中队辅导员,指导少工委工作人员、少先队辅导员用好教育提纲,使用少年儿童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与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本地社会生活相联系,借助具体的人和事,采取讲事例、打比方等方式,面向少年儿童讲解“中国梦”。
2.大胆创新实践,提升活动内涵。紧紧抓住“六一”、“十一三”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运用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组织开展统一主题队日、队会活动和经常性教育活动。在暑期,广泛开展红领巾亲子实践体验和社区少先队假日小队活动。各基层少先队组织根据自身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创新做法,上报市少工委办公室。
3.强化舆论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充分运用队报队刊、未来网、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校内宣传阵地、各级少先队官方微博、网站等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扩大活动影响,让“中国梦”扎根在少年儿童心中。
两年来,全市共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宣讲103场、主题队日活动406场、“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讲故事(演讲比赛)62场,举办了全市“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文艺汇演,在全市各中小学校不断深化“中国梦好少年”雏鹰争章活动,累计参与活动少先队员20余万人次。
(团市委)
用法治精神引领下一代
——三明市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活动情况介绍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是由中央综治办、国家司法部、中国关工委于2009年联合发起,旨在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的一项活动。按照上级部署,市关工委联合政法委、文明办、公安局、教育局、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于2010年12月在全市启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创“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工作品牌。在2010年第一届普法活动取得创“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5月启动了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青少年普法教育——“创未成年人零犯罪学校、村(居)、社区”活动。
这项活动,由关工委负责统一组织、协调联系、筹措资金、征订书籍和日常事务工作;政法委负责将活动列入“平安校园”建设检查、验收的内容;文明办负责将活动列入“文明学校”创建、检查、验收内容;教育部门负责把普法教育纳入各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内容,将活动纳入学校量化考核指标,确保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公安部门负责培训好法制副校长,配合各校开展以年段为单位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的读书辅导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园周边整治,净化社会环境;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将本次活动纳入“五五”普法总体规划一同安排部署并落实律师的选派工作;共青团则通过各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发动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普法教育活动,争创“四好”青少年;妇联紧密结合“法律进家庭”活动,倡导、动员家庭成员积极配合青少年学生开展的“小手牵大手,我与父母同学法”的“带法回家”活动。
三明市开展的活动得到中央综治办、国家司法部、中国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发函邀请我市参加今年8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总结大会,永安市关工委代表福建省先进单位上台领奖。活动开展以来,全市青少年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实现2011到2013年全市学校未成年人连续3年零犯罪。
(市关工委)
明简报字019号
抄报:中央文明办,省委文明办领导、各处(室),市文明委领导
抄送:兄弟市文明办,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十二县(市、区)委分管领导、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市直机关文明办,市区各街道、社区
编辑:周宇 邮箱:网址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